深圳思比特物流有限公司专注于香港小包,香港邮政小包,香港EMS等国际快递的优质服务。
联邦国际快递为什么甘愿冒着得罪亚马逊这个大客户的风险,推出与其直接竞争的物流服务呢?一方面由于亚马逊这样的电商巨头对物流服务的扩展与渗透,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电商物流与快递业务是两个天然就相爱相杀并存的行业。
亚马逊目前的物流成本大约是销售额的5.8%,而这个比率在2010年时只是4.1%。也就是说,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比例在六年间攀升了41%。亚马逊2016年电商收入增长24.9%,但物流成本攀升43.3%。从2013年起,物流成本增长率高于电商收入增长率的情况就一直在亚马逊存在,这让亚马逊管理层的压力越来越大。
电商企业压缩物流成本优化物流效率的途径有两条:
一是自建高效物流平台,在高利润率的物流环节替代原有的第三方服务,从而降低物流成本;二是与物流合作伙伴的信息系统高度整合,以达到提升物流合作伙伴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的目的。
此外,对物流与供应链全环节的深入掌控,把物流合作伙伴的价值降低,使其成为“哑管道”和纯粹的“搬运工”,从而压低物流合作伙伴的利润率和议价能力。
在面对联邦国际快递和联合包裹服务(UPS)这样的物流巨头时,亚马逊选择了第一条路。在中国,京东选择了第一条路,阿里则选择了第二条路。
物流快递行业就服务本身分为仓储、干线、支线和终端配送几个部分。在美国,仓储、干线是利润相对丰厚的环节。而终端配送则是人力资源密集型服务且利润率相对固定,要想扩大业务量就只有增加人力成本,没有别的途径。亚马逊则是瞄准了干线物流环节,通过租赁货运机队、建立自有货运车队等方式把干线物流需求逐步转移到自有平台上。
在2015年的年报中,亚马逊第一次把自己描述成为物流服务提供商(transportation service provider),并在物流领域开始了一连串动作:投资15亿美元构建了肯塔基州航空货运中心,并租赁了超过40架货运飞机;购买超过4000辆货运卡车,构建了覆盖整个北美的陆路货运网;亚马逊中国申请取得海运货运代理人的资格,从而可以直接和船舶公司合作,开展中美航线的海运业务。
此外,亚马逊内部启动了一个名为“龙舟”(Dragon Boat)的项目,希望建立覆盖全球的供应链系统。建设这个系统的目标一方面是作为亚马逊未来与阿里巴巴等全球电商巨头竞争的基础,另一方面就是通过构建自有物流平台来降低物流成本并提高服务质量。
亚马逊初步的目标,是把30%的干线业务量转移到自有物流平台上,以降低日益高涨的物流成本(见图2)。
亚马逊的一连串自建物流平台的举动,业界瞩目。Bloomberg的文章直接提问:亚马逊要干掉联邦国际快递吗(Will Amazon Kill FedEx)?
当然,亚马逊完全替代联邦国际快递是不可能的。但在部分高利润物流环节取代联邦国际快递却是现实的威胁。
所以,亚马逊虽然还是依托联邦国际快递与UPS完成大部分订单的物流配送,但其打造自有物流平台的举动已经开始严重威胁到物流企业。
我们专注于国际小包裹、国际快递等服务,专业服务于国内从事eBay、敦煌及阿里巴巴等网络平台销售的国际外贸卖家。更多资讯请登录我们的官网:http://www.josuhhp.cn/